95后是“互联网原住民”的一代,移动互联使得当今职场的工作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变,他们相信工作即生活方式。在新的生产方式、职业结构及高流动性的背景下,95后的工作方式、职业空间、就业生态已经发生巨变。对于他们来说,成长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代,他们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,而且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去追求尊重、实现自我价值等更高层次的需求。
纵向对比近3年数据发现,尊重员工始终是大学生心目中理想雇主具备的首要要素。但今年有所不同的是,践行对员工的承诺首次进入大学生对理想雇主认知的重要要素行列,而大学生对福利待遇的重视程度则有所下降。
这说明对于如今的大学生而言,薪酬也许不是最重要的,但是在工作过程中收获尊重、增值个人市场价值于他们而言是更重要的。在智联招聘《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趋势,大学生对于好工作的判断标准不再是“钱多事少离家近”,而是能够在职场上不断实现自我。
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企业入职的大学生,目前留任的平均比例为60%。这对企业思考如何提升大学生留任率提出了挑战。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建立系统的成长计划。调查中,94%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设立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和项目,来帮助新入职的大学生更快适应职场生活。
德勤研究表明,失去一名员工的成本可能到员工年薪的1.5~2倍。这些成本包括招聘、入职培训、提高生产率峰值时间,由于高流动率导致失去与他人合作的损失、更高的业务错误率。
调研发现,最佳雇主获奖企业的大学生留任率要比其他企业高出8.8%。获奖企业的大学生留任率为85.4%,而未获奖企业则为76.6%。这说明,获奖企业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较高的认可度,同时雇主高认可度反作用于入职企业的大学生群体,从而增加了大学生的稳定性和留任率。
报告指出,对于企业软条件看重的人才,他们对于收入的预期较低;对于企业硬条件看重的人才,则对收入的预期较高。因此,在人才追求更加多元化的今天,雇主作为人才需求方,尤其需要重视企业软实力的打造,为吸引、培育人才提供条件和土壤,让大学生不仅“进得来”,更应该让他们“留得住,能创造”。
CONTENT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