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及台北,似乎脑海里总有一层神秘感笼罩,对这个亲切又略显陌生的城市充满好奇和疑问。5月18日晚7时,我院樊红爽老师在明B203教室以“城市系列讲座之台北”为主题讲座进行开讲。
台北无疑是发达的,民众素质较高,有礼貌,和陌生人说话言必用敬语,彬彬有礼且秩序井然,城市不拥挤,人与人态度友善,设施人性化。
台湾具备发达社会的基本特征。首先,民众受教育程度较高。无论是海关的工作人员,还是铁路售票站点的服务员,出租车司机,从他们的谈吐和服务水平,可以感受到一种彬彬有礼的绅士风范。反映到社会,就是公共卫生间总能保持干净、整洁,地铁安静,自觉排队,无论是等车还是买东西。
其次,底层民众收入水平较高。当一个地区进入后工业社会,愿意从事脏累差的体力劳动者变得稀缺,于是他们的工资将会获得大幅提升,拉近与脑力劳动者的收入距离。据统计,台湾城市化率78%,浙江是64%,台北市的服务产值比例90%,正是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普遍转向脑力劳动,使得稀缺的体力劳动者获得更高的议价能力。
最后,文化创意产业的发达。创新创意随处可见,尤其在工艺饰品方面;另一个是民宿,民宿个性化风格强烈,即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东部,也有水准很高的精品民宿。这些现象的背后,体现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达。当一个地区还停留在工业化社会,人们的消费能力普遍较低的时候,标准化和性价比是主要的商品特征;当一个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,人们的消费力水平提升后,价格的关注度将会退后,创意和个性化的附加价值才会变得重要。
以上这些,是台湾呈现出的发达社会的一面,而在另一面,台湾仍然遗留着发展中地区的一些特征。比如满大街的摩托车,比如人潮熙攘的小吃夜市,这些如今已经成为台湾符号的现象,一方面体现着执政者的宽容,另一方面,也反映出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还不足够富裕。在大陆经济的虹吸效应下,台湾的科技竞争力日渐消失,产业发展找不到突破口。相对于大陆的沿海省份来说,台湾的整体收入水平仍然较高,但是未来收益预期已经大大下降,于是量入为出,低成本的摩托车继续保留,低消费的小吃夜市也受到欢迎,呈现出一种“发达”与“不发达”的过渡社会形态。
文字由学院提供 图片:刘晓冰 图编:姜嘉悦
CONTENT END